接下来,若熙考试网将给大家介绍深圳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一些烦恼。

深大录取线

深大录取线

2022年深大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最低595分,历史类最低584分。历年分数线如下:

2022年深大录取分数线:

2022年深圳大学本科批(物理类)普通生:596 分,物化生:595 分;中外联合办学:568 分;

2022年深圳大学本科批(历史类)普通生:584分;

2021年深大录取分数线:

2021年深圳大学本科批(物理类)普通生:609分,物化生:611分;

2021年深圳大学本科批(历史类)普通生:596分;

2020年深大录取分数线:

2020年深圳大学本科批(物理类)普通生:623分;

2020年深圳大学本科批(历史类)普通生:618分;

历年专业分数线:

2022年部分物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02分;金融学:598分;软件工程:615分;

部分历史类:会计学:587分;法学:586分;英语:586分;

2021年部分物理类:软件工程:622;金融学:616分;物理学:615分;

部分历史类:社会学:598分;历史学:597分;会计学:597分。

深圳大学学校地址、建校、学校发展:

学校地址:

粤海校区(含沧海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

丽湖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建校初心: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

学校发展:

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据出自高三网。

深圳大学山东分数线

深圳大学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最低分为588分。

一、具体分数与位次

深圳大学在山东普通类一段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8分,最低排位为22620名。普通类一段中外合作办学最低分为566分,位次为40799名。

二、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低录取分数为606分,最低位次为12300名。金融学最低录取分数为603分,最低位次为13894名。电子信息工程最低录取分数为603分,最低位次为13699名。

机器人工程最低录取分数为602分,最低位次为14203名。法学最低录取分数为601分,最低位次为14759名。数学与应用数学最低录取分数为600分,最低位次为15018名。

深圳大学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与学科建设

1、基本情况

深圳大学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4033人,其中专任教师2606人(教授586人、副教授802人、讲师1178人)、技术人员588人、管理人员839人。有博士后1220人,专职研究人员698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79位,广东省高层次人才96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093位。

3、学科建设

学校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数据出自中国教育在线官网)

深圳大学山东分数线

深圳大学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最低分为588分。

一、具体分数与位次

深圳大学在山东普通类一段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8分,最低排位为22620名。普通类一段中外合作办学最低分为566分,位次为40799名。

二、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低录取分数为606分,最低位次为12300名。金融学最低录取分数为603分,最低位次为13894名。电子信息工程最低录取分数为603分,最低位次为13699名。

机器人工程最低录取分数为602分,最低位次为14203名。法学最低录取分数为601分,最低位次为14759名。数学与应用数学最低录取分数为600分,最低位次为15018名。

深圳大学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与学科建设

1、基本情况

深圳大学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4033人,其中专任教师2606人(教授586人、副教授802人、讲师1178人)、技术人员588人、管理人员839人。有博士后1220人,专职研究人员698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79位,广东省高层次人才96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093位。

3、学科建设

学校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数据出自中国教育在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