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熙考试网将带你了解陕西理工学院邮编,希望你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并且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西安工程大学什么专业好就业啊?急 !
西安工程大学就是以前的纺院,所以比较好的专业还是纺织类的。就业没问题。
纺织工程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
轻化工程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
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都是有水分的,现在也不知道4年后的就业情况怎么样,所以关键是你应该选一个你喜欢的专业,好好学习四年,任何专业能够存在肯定有它的需求量,只要你好好度过大学4年,就业是没问题的。
如果你非要挑一个工程大学的专业读,那你就选一个工程类的专业,类似自动化、机械类的专业。
我不建议你同学考这个学校,西安学校很多,请慎重考虑后再决定。
如果你方便,马上有校园开放日,你看以去看看。以下是具体情况:
西安工程大学校园开放日暨2009年高考咨询会
为了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与学校交流的平台,使考生和家长了解西安工程大学的办学特色、改革发展情况、与国外高校交流办学情况、奖贷助学金、就业情况及2009年招生情况等,我校定于2009年6月10日-11日举办西安工程大学校园开放日暨2009年高考咨询会活动。
此次活动的地点设在我校北门内东侧主干道,时间为6月10-11日9:00至17:00。届时我校各专业教授、专家及招生就业工作处、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部门的老师现场接受考生和家长的咨询。同时邀请天津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延安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陕西中医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西安医学院、渭南师范学院、商洛学院、安康学院等省内外13所高校共同参加。
另外学校于6月9日至15日、7月1日至7月6日在北门(韩森路242号)西侧7号教学楼一楼大厅(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设有招生咨询点。
地 址: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 邮编:710048
咨询电话:(029)82330087 82330333
招 生 网:
乘车路线:乘教育专线、环线,到西安工程大学(终点站)下车,或乘8、102、300、401、43路公交车,到互助路立交桥站下车向东400米即到。
陕西省都多少所大学和大专
普通高等学校
校名 通信地址 邮编 校(院) 办 网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市咸宁路28号 710049 82668231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710072 8843009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 712100 870828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 710126 81891818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710062 85310007
长安大学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710064 82334027
西北大学 西安市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学府大道1号 710127 88308002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 710048 8231254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市雁塔路13号 710055 82202121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710021 86168012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中段58号 710054 85583032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 710065 88382262
延安大学 陕西省延安市圣地路 716000 0911-2332015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710021 86173119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市碑林区金华南路19号 710048 82330050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市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 710128 85319245
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市长安区韦郭路中段 710122 88182226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市长安区韦郭路 710121 88166105
西安财经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韦常路南段2号 710100 81556025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市长安中路108号 710061 85239738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市含光南路100号 710065 88216989
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市含光路65号 710068 88409999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 712046 38185000
陕西理工学院 汉中市朝阳路 723001 0916-2641594
西安医学院 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 710021 86177361
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市太白南路168号 710065 88258510
宝鸡文理学院 宝鸡市宝新大道1号 721013 0917-3566333
咸阳师范学院 咸阳市文林路东段 712000 33722887
渭南师范学院 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 714000 0913-2133929
榆林学院 榆林市文化北路 719000 0912-3891714
安康学院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92号 725000 0915-3261835
商洛学院 商洛市北新街10号 726000 0914-2312156
西安航空学院 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710077 84258166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西安市雁塔区兴善寺东街69号 710061 81530019
西藏民族学院 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712082 33755000
西安培华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培华南路1号 710125 85680190
西安翻译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 710105 85891138
西安外事学院 西安市丈八北路408号 710077 88751005
西安欧亚学院 西安市电子城欧亚路1号 710065 88298629
西京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710123 85628019
西安思源学院 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710038 82601808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咸阳市秦都区统一西路35号 712046 33811619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咸阳市南郊大学园区崇文路1号 712046 38114111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西安市长乐西路180号 710032 81009162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杨凌示范区渭惠路24号 712100 8708394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712000 33152190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西扬万甲字1号 710100 85646800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阎良区人民西路48号 710089 86852321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咸阳市文林路1号 712000 33732500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户县人民路8号 710300 81481188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景路19号 710018 86405298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咸阳市文林路中段 712000 38103777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渭南市站北街东段1号 714000 0913-2221120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汉中59号信箱 723102 0916-2385500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自强西路133号 710014 82150039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西安市建工路50号 710043 82257805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中段 712000 33732239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友谊西路175号 710068 88419179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西安市含光北路155号 710068 88408331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西安市郭杜镇郭北街41号 710119 81896159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雁塔区鱼斗路251号 710077 88511787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宝鸡市高新大道239号 721013 0917-3568000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咸阳市沣河新区统一大道1号 712046 33680001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西段 727031 0919-3283901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渭南市胜利大街西段职教园区 714000 0913-2362015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 716000 0911-8235500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汉中市前进东路电视塔西侧100米 723000 0916-2896993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1号 725000 0915-3111976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商鞅大道西段 726000 0914-2383161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榆林高新技术开发区东环路1号 719000 0912-3526198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大道南段36号 710109 81899700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东大温泉大道002号 710114 82039606
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 西安市户县滨河新区渼陂西路1号 710300 89028902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寨富裕路139号 710077 84674009
西安东方亚太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市含光路嘉翔大厦15楼 710065 82022607
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 西安市灞桥区水安路168号 710038 82602179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西安市东郊水安路30号 710038 82602239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 西安市长安南路43号 710061 85233107
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常宁宫北神禾三路 710125 85610689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西安市秦渡镇/东仪路162号 710065 81483012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筹) 西安市友谊东路439号 710054 87807307
陕西省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筹建) 西安市朱宏路9号 710016 86252056
独立学院
校名 通信地址 邮编 校(院) 办 网址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西安市尚稷路8715号 710018 866520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 西安市西沣路郭杜北段6号 710118 85679210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710130 8155580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西安市幸福南路109号 710043 82628222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咸阳市南郊陈梁路大学园区 712046 33819807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皂河路2号 710100 83113070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市灞桥区洪庆镇 710025 83113700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西安市东郊狄寨路57号 710038 82617952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沣河校区 710124 85603183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大道中段39号 710109 81552019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 西安市鱼化寨富鱼路 710077 88751029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大道南段35号 710109 81899711
成人高等学校
校名 通信地址 邮编 校(院) 办 网址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西安市含光北路32号 710068 82069000
陕西电子工业职工大学 宝鸡市宝福路56号 721001 0917-2887899
陕西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西安市幸福中路39号 710043 83218059
西北电业职工大学 西安市长乐西路180号 710032 81009162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 西安市昆明路22号 710077 84261233
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 西安市太白北路254号 710068 88498427
西安市职工大学 西安市太白北路262号 710068 88480056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西安市太白南路189号 710065 82057861
西安飞机公司工学院 西安市阎良区西飞大道铝业路1号 710089 86844972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 西安市73号信箱54分箱 710089 81676706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西安市伍味十字48号 710002 87619720
陕西工运学院 西安市西北一路98号 710003 87320243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西安市长安区西部大道东口 710100 85206100
宝鸡市职工大学 宝鸡市文化路3号 721000 0917-2856306
西安外贸职工大学 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路2028号 710038 83572006
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 宝鸡市大庆路29号 721004 0917-3156808
陕西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职工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是几本啊?
陕西理工学院在汉中是二本院校:陕西理工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坐落在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校园占地1742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陕西理工学院是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现有8个二级学院、11个系、1个教学部和2个中心,设有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56个本科专业。学校建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下设71个实验(实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484万元。学校馆藏图书158.96万册,中外文期刊3450种。学校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条件完备。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敬业精神的教职工队伍。现共有教职工1649名,教师总数1128名。具有副高职称者41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获得者27人。各类在校学生2.07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86万人。
陕西理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坚持深化改革、从严治教,积极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课程建设,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课程结构,建立了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5万余名合格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全国优秀期刊。近5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级政府和企业科研等各类项目847项,发表学术论文5785篇,其中核心期刊2141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79部,具有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18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语学会、英国语言会长期合作。
近3年来,学校先后派出46名教师出国进行学术访问、考察和进修。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开展学术交流。
目前,学校以申硕成功为契机,整合办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质量谋发展,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党委书记:张义明 院长:何宁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朝阳路
电话:(0916)2641855(南校区) (0916)2291022(北校区)
传真:(0916)2212866(南校区) (0916)2291023(北校区)
邮编:723001 (南校区) 723003 (北校区)
网址:
E-mail: yzbgs@snut.edu.cn
关于 陕西汉中 的地理知识
汉中市 - 汉中概况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的汉江,流经汉中、安康和荆襄大地,汇入长江,成为长江最长、最大支流。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1个县区,总人口373万。市域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其中盆地占6%,浅山丘陵占36%,中高山区占58%.
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北与西南、东南的通道和辐射川陕甘鄂的主要物资、信息集散地之一。汉中景色秀丽。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 871.8 ,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改市。
汉中资源富集,其生物、矿产、水能、旅游、军工企业五大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尚有一定的位置,经济开发潜力较大。
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形成了植物南北共生的特点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素有“生物资源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56%,林地面积居全省第一、居西部第二,活立木蓄积量8781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秦巴无闲草,有药用植物1300多种,居全国地(市)级第二。杜仲、天麻、附子、川芎、黄柏、元胡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野生动物有280多种,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42种,尤其是汉中独有的世界珍禽朱鹮现已繁育到260余只。
矿产资源富集。在汉中已发现的90种矿产中,探明储量的有60多种,具有中型规模的有35种,潜在经济价值约1568亿元。境内略阳、勉县、宁强三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被李四光先生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铁、锰、镍、钛、锌、磷、蛇纹岩、大理石、石膏、石棉等矿产储量分别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水能资源丰富。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水系,为长江一级支流。大小支流5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的支流13条,全市地表径流量217.6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31.7亿立方米,水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水能资源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量87万千瓦,是西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旅游资源众多。汉中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00年以前,汉中就已设郡,迄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蔡伦墓、武侯墓、古褒斜栈道、石门十三品、灵崖寺摩崖石刻等,是两汉、三国旅游热线,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侯墓、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处。自然景观有南湖、红寺湖、南沙河、天台山、午子山等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汉中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李先念、徐向前、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汉中市 - 行政区划
区号:0916 邮编:723000 人口:51万
位置:位于陕西省南部
区划:区划:下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等1区10县。
汉中市 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374万人(2004年)。
汉台区 面积 556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邮政编码723000。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街。
南郑县 面积2849平方千米,人口55万人。邮政编码723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固县 面积2265平方千米,人口51万人。邮政编码723200。县人民政府驻博望镇。
洋 县 面积3206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邮政编码723300。县人民政府驻洋州镇。
西乡县 面积3204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邮政编码723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勉 县 面积240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邮政编码724200。县人民政府驻勉阳镇。
宁强县 面积3243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邮政编码724400。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
略阳县 面积2831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邮政编码724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镇巴县 面积3437平方千米,人口8万人。 邮政编码723600。县人民政府驻泾洋镇。
留坝县 面积1970平方千米,人口 5万人。邮政编码724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佛坪县 面积1279平方千米,人口 3万人。邮政编码723400。县人民政府驻袁家庄镇。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汉中市 - 物产资源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淡水储量146.25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储量31.75亿立方米
地表水储量31.75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52.2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中工业用地7.17平方公里,
商业用地2.85平方公里,
住宅用地16.6平方公里,
农业用地0.26平方公里,
其他用地25.3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汉中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省内主要矿产资源富集区,目前发现矿产92种,产地近千处,有探明储量的矿产60种,矿区289个。重点有金、铜、铁、锰、硫、磷、石英岩、石膏、纤维水镁石及石材矿产潜力大,具勘察找优势。全市非金属矿产储量大,经济价值高,有开发利用优势,现已开发利用矿产44种,为发展黄金、有色、钢铁、化工、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奠定了基础。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汉中市 - 汉中八景简介“汉中八景”分布在汉中和南郑两县境内。这些风景名胜,有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有的是著名的历史遗迹;有的是描绘劳动人民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风光镌美秀丽,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现在,根据文献资料和民间传说,对“汉中八景”的历史和现状,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天台夜雨
天台山位于汉中城北,距县城约70华里,是汉中盆地周围群山的高峰。山径小道曲折�环,石台阶梯层层而上。峰顶鸟瞰江河如带,群山如丘,云似耳旁过,故有“南天门”之设。山间泉水清沏�绕,奇峰怪石,天着画意,风景非常优美。明、清诗人有的感概不已,清朝严如�“游天台山”诗云:“苍苍石困立嵯峨,险道新盘山旧阿,地狭寺随峰势转,僧归身带野云多,金铺画暗门常闭,画壁年深彩渐磨。
从山下盘旋而上,途径吸呼泉,舍身崖、南天门、瓦寨顶(峰顶)。寨顶平垣,面积约九亩左右,有明代修建的“药王殿”,殿前后有古松柏。
天台山因其高耸巍峨,易积云雾,气候多变,忽晴忽雨,加之昼夜温差较大,每当夜里温度下降,云雾凝结成雨,因而有人把此自然现象又以神话色彩宣染为“天台夜雨”。
(二)汉山樵歌
汉山在汉江南岸偏西方向,距汉中城约四十五华里。山径曲折,石级相连。山前村镇“歇马店”,相传刘邦驻军汉中时,曾于该处下马歇息,遂以“歇马”为名。山上有马鞍峰、青山沟、黄草坪、牛卵寨等地,岗峦四布,沟谷纵横,梯田重叠,竹树丛生,风光秀丽,景色如画。山后有黄龙、黑龙二泉,细水长流,便于灌溉,为山地重要水源。
汉山附近的农民,每于农闲时成群结队上山打柴,一面辛勤劳动,一面高声唱歌,一唱一和,一问一答,叫作“对山歌”。汉山的秀丽风光和樵夫的嘹亮歌声,回荡山谷,随风飘逸可达数里。协调地组成一幅自然美景,这就是为“诗人”们赞美的“汉山樵歌”。
但是,旧社会里贫苦农民的生活,并不像“诗人”想象的那样美好,下面抄录两首民歌,说明“汉山樵歌”的真实内容:(1)一担干柴双肩挑,(2)双肩挑起一担柴,砍柴人儿没柴烧风暴雨天上来。
地主高楼摆酒筵,吹得高楼成平地,樵夫坡前割野划!下得满坡红花开。
(三)龙江晓渡
褒河下游,古名黑龙江。褒水从龙江铺与长寨街之间横穿而过,南流约五华里,在柏乡街与汉水汇合。
龙江铺与长寨街之间的褒河古渡,又名龙江渡。渡口两岸,泥沙淤积,形成大片沙洲。芦苇遍钸,杂树丛生。晚秋季节,枫叶红,芦花放,水鸟成集,飞雁成行,一派江南芦荡风光。
每值破晓,天边朝霞辉映,江上簿雾弥朦,满载行人的渡船迂回在鳞鳞细浪的江面上,与周围沉浸在晨光照射之下的景物互相印衬,组成一幅“龙江晓渡”的美丽画图。
(四)梁山石燕
梁山距汉中城西约三十华里,系海底沉积岩经地壳运动形成的山峰,岩层结构,交为完整的保存了地壳变化的情况,为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标本。
石燕是古代海底动物腕足类的化石。它和泥沙同时沉积海底,受海水压力变为沉积岩。后经地壳变化,海底上升,成为陆地,陆地表面皱揩,成为山脉。山石风化,又变为泥沙,动物化石和周围泥沙分离,露出地面。人们常见的石燕,就是这类化石的一种。
远在三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汉中还处于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因而,这类化石,在海底沉积岩形成的梁山上经常出现。苏东坡的《喜雨亭记》中,有“风欲起而商羊(鸟名)舞,天将雨而石燕飞”的描述。“梁山石燕”成为汉中特有的珍奇异物。梁山风雨也被人们视为奇妙的景物。
(五)圣水古桂
从汉中城东南郊一带隔江南望:群峰竟秀,汉水奔流,岗峦起伏,林木郁葱。“圣水古桂”即指分布在这岗峦之上圣水寺内的和寺后的五处泉水和一株桂树。
圣水寺距汉中城约二十华里,修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背倚群山,面对江水,岗上青松翠绿,寺前古柏参天,山花遍地,嫩草如苗,风光明秀,为汉中著名的风景名胜。
泉水分青龙、黄龙、赤龙、白龙、黑龙五泉。赤龙泉在寺内,白龙泉在寺左,其它三泉在寺后山坡上。各泉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石块分别砌作泉口,因而泉水也仿佛分作五色。由于地下“蓄水层”的自然变化,除白龙泉尚涌水外,其它四泉,久以枯干。
桂树在寺内中庭,粗约三围,左侧枝杆斜横,枝叶茂密,秋季花开,多作五瓣,相传为汉代种值,故又称汉桂,桂树学名木犀,属木犀科亚乔木植物。多产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在温带者,如生活条件无大变动时,树龄可达一千年左右,树茎虽显粗老,但花仍芳香浓烈。这件桂树,大约系明代建庙前后种植,距今约五百余年。
(六)东塔西影
东塔在汉中城外东关净明寺内,是一座十一级的方形砖塔,大约建于唐代早期。城内东南隅古东湖,相传为刘邦驻军汉中时的饮马处,故又名饮马池。东塔与东湖之间,相距约五百公尺。“东塔西影”即指东塔塔影投入东湖水面的景象。
每逢晴天一碧的白昼,或值浩月当空的夜晚,东塔塔影倒映于碧波荡漾的东湖湖水之中,塔身的层次和塔上的装饰都清晰可见,历历在目,和湖水周围的古树垂杨,城垛台阁以及它们映入湖中的倒影互相辉印,景色奇特,风光瑰丽。
《南郑县志》载有清初诗人歌咏“东湖塔影”的诗篇,细致的描绘了这一景象:“汉阳萧寺塔,飞影入东湖。波皱佛龛动,浪明宝顶孤。镜花真变幻,水月有虚无,悠悠奇景在,千载话浮图。”
清代初年,汉中城关人烟稀少,房屋低矮,东湖周围附近,尤为空旷荒凉,塔湖之间尚无高大建筑,“东塔西影”为人们所见。后来增修房屋,塔影为建筑物所遮,因而,这一景色逐成为人们传说中的历史陈迹。
(七)草塘烟雾
汉中城南门内迤东一带,早年以前,甚为荒辟。该处旧有积水一池,面积约五六亩。街巷雨水,积注池内,终年不沽。池岸宽阔。细草如茵,故名草塘。草塘周围,古柳环绕,翠竹丛生,红蓼花开。白鹅游泳。在人口密集的古城里,别具一种江南山村的风光。
草塘南岸右侧,旧有草塘寺。《南郑县志》转引寺内碑刻记载:“建自何时,世远无考”。寺内殿阁高敝,结构工巧,是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凝结成的古建筑。
每于清晨薄暮,附近人家,炊烟袅袅;池中水面,雾气蒙蒙,微风轻佛,飘散于竹柳枝头,殿阁屋顶,花草丛里,绿水池上。远望草塘景物,如在轻烟簿雾之中,这就是“草塘烟雾”的历史景象。
解放前,草塘寺的建筑已部分腐朽坍塌;草塘也因年久淤积,仅存一小水坑。解放后,寺内房屋经过修补,用作卫生机关的驻址。草塘一带,修建了大量居民住宅。当年只供封建文人玩赏的风景,早已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消逝。
(八)夜影神碑
汉中城南郊区,今天,是一片四季长青的菜地。但在数十年前,却是一块终年冷落的荒土。尤其是拜将台周围,野草丛生,逢蒿没顶,狐兔出没,荒坟累累,景象甚为荒凉。
现立于拜将台前的土红色石碑,系凿取梁山沉积岩刻制而成,碑上魄班点,即海底动物化石的遗痕。从碑石的形制考查,和立于古汉台上的“时雨亭”碑相似,大约同是明代遗物。
这块碑石,或因含动物化石而生磷,或因受磷矿石的影响含有一定的磷原素,所以曾于黑夜中闪闪发光,遂引以为奇,名为“夜影神碑”。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汉中市 - 汉中历史大事【刘邦就国汉中】 汉元年(前206)正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辖巴、蜀、汉中之地,都南郑(今汉中城)。四月,刘邦率军南达汉中。在此招纳贤才,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而后依韩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平定三秦。萧何留驻汉中,发展农桑,收汉中、巴蜀之粮,供刘邦军用,保证了与楚争雄的胜利。
【张鲁以五斗米道治汉中】 东汉初平二年(191),益州太守刘焉派督义司马张鲁与别部司马张修攻占汉中。二张在此传播五斗米道。后张鲁杀张修,改汉中郡为汉宁郡,以五斗米道为治,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权形式,不置长吏,设置义舍,“立行宽惠,百姓亲附”,关陇等处难民纷纷迁来汉中。建安二十五年(215),曹操亲到汉中征张鲁,张鲁降。
【刘备自立汉中王】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率兵夺得汉中地。次年七月,刘备在沔阳(今勉县)设坛,自立汉中王。
【诸葛亮据汉中伐魏】 蜀汉建兴五年(227),丞相诸葛亮上《出师表》,出屯汉中,以此地为根据地,演武耕战,劝士休农,创制木牛流马,八年间,先后六次出兵伐魏(史称“六出祁山”)。然未遂其志,身死五丈原,归葬勉县定军山。
【姜维据汉中及陇南伐魏】 蜀汉后期,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经营汉中及陇南,曾先后九次出兵, 北伐曹魏,互有胜败。姜在汉中实行“敛兵聚谷”以御敌,终因朝政昏聩而失败。
【茶马互市】 汉中自唐代起盛产茶叶,西北少数民族常以马匹换取“山南茶”。至北宋,禁止私人交易茶叶。神宗时实行“茶马法”,大量收购茶叶运往西北换马。汉中府属县所产茶叶因其质优、产量大,路途近,转运捷便倍受重视。熙宗十年(1068)特设茶马司于汉中,收购茶叶运往熙河(今甘肃临洮)换马。直至清酰�褐胁杪砘ナ谐晌�匾�贫龋�褐胁杪硭疚�匾�牟枰妒展杭�ⅰ⒓庸ぐ�、验印发证的官署,特设茶马御史专司其职。
【史斌据兴州称帝】 北宋宋江农民起义军将领史斌,在宋江招安后,于建炎元年(1127)七月,率余部攻克兴州(今略阳县),登基称帝。后进军汉中,攻城不克;又兵进关中,占据长安。次年冬,被宋军俘杀。
【吴玠、吴璘汉中抗金】 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越秦岭,欲攻占汉中,南入巴蜀。抗金名将吴玠、吴璘驻守汉中以北略阳、凤县一带抵御,先后于1130年10月、1132年冬、1133年11月与金军在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大战三次,击败金军。吴氏三代扼守汉中80多年,保卫了南宋半壁河山,使金人不得南下窥蜀。
【陆游在汉中】 南宋乾道八年(1172)陆游任川陕宣抚使王炎幕府干办公事,力主抗战,并深入秦岭一带视察军情,曾有刺杀猛虎之举,在抗金前线的汉中写下了大量抗金爱国诗篇。
【李蓝义军入汉中】 清同治元年(1862)五月,云南昭通李云和、蓝大顺农民起义军,在蓝率领下,由四川进入汉中境,先后攻占镇巴、西乡、洋县,在洋县布告安民,宣布废除清制,建立农民政权,推蓝大顺为“大汉显王”,刻玉玺,发政令,招募兵士。六月,攻城固、留坝境地;九月,攻占佛坪厅;十月,破褒城,袭南郑,攻宁陕,据镇安。次年,与太平天国西征军合力围攻汉中府,并攻占县城。同治三年春,退出汉中。
【太平军攻占汉中】 同治二年(1863)二月,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端王蓝成春、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主将马融和率军由安康入汉中,包围汉中城,清廷调兵遣将,与之对抗。八月,义军攻占汉中府城。次年正月,义军主力东下,撤出汉中,回援天京。
【红军开辟陕南苏区】 1932年冬,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等率领下,经过汉中,进入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自1933年至1935年,先后在南郑、镇巴、宁强、勉县等地建立了县级红色政权——陕南县、赤北县、南郑县、宁强县,以及一些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同时开辟了由汉中至川北的红色交通线,为红军转送大批情报、药品、物资,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根据地的战斗。
【红军陕南战役】 1935年2月3日,红四方面军发动陕南战役,集中主力部队第4军、9军、30军、31军、教导队、游击队共约3万人向汉中城猛攻,并攻击城固、勉县、褒城之敌。22日,红军奉红四方面军总部命令,主动撤离阵地,返回川北。
【西北联合大学迁入】 1937年,平津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于9月10日迁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初,日寇逼近潼关,西安遭日本飞机轰炸,西安临时大学遂迁入汉中,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本部设于城固县城,下分六院:文理、教育学院及法商学院设于城固县城,工学院设于城固县古路坝天主教堂,医学院设于南郑县黄家坡,农学院设于勉县武侯祠。7月,工学院、农学院独立建院。8月,联合大学分为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仍设于原址;西北工学院(由原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合并组建)仍设于城固县古坝路。抗日战争时期,因上述高等院校及华北、西安一些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学、军政机关迁入汉中,汉中成为当时全国三大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学者、专家、海内名流云集。1944年,西北师范学院迁入兰州;1946年西北大学迁入西安,西北农学院迁陕西武功县,西北工学院迁咸阳。
【西北儿童教养院建立】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等地沦陷区大批难民难童、孤儿逃来汉中,孤苦无依。1939年6月,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在汉中城西郊凹口寺设立西北儿童教养院,收养3~14岁男女孤苦无依儿童施以教养,由智澄任院长开始筹设,11月正式成立。院址四处:凹口寺、吴家山、黄家营、赵寨。除原有四处庙舍外,建房120多间;1944年接收安康儿童教养所;1945年9月由国民政府社会部接管;1946年2月改名为社会部陕西第一育幼院。为抗战期间西北最大的教养院,先后收容难童3000多人,不少难童在院毕业后奔赴抗日前线,或升学留学进修,后有的成为海内外著名学者专家。解放后,该院改建为汉中市社会福利院。
【设立焦山国际电台】 1939年,抗日战争激烈,国民政府在汉中市北石马乡焦山庙设立大型国际电台,使用英国制造的3600瓦马可尼报话机。1941年5月投入使用,电路远达欧美及南洋等国,为我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同盟国联络的重要电讯台。配套工程有城东周家湾的中央控制室,铺镇北安然寺的收讯台,另在东郊吴基庄设有线电报房,办理民间电信业务。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际电台设备拆除。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汉中行营设立】 抗日战争时期,汉中为后方重镇,陪都重庆屏障。1943年9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汉中城内设立委员长行营,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任行营主任,下辖第一、五、十战区,指挥华中、西北等地对日作战。1944年,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司令陈诚)移驻汉中。此一时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一分校设立于市城北之石堰寺(1938年由河南洛阳迁来)。1945年10月,行营撤消。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汉中市 - 历史名城 — 汉中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巴山之间,北倚秦岭,南临汉江,属汉江上游区。东与城固县为邻,南以汉江与南郑县分界,西与勉县接壤,北与留坝相连。南北长三十七公里,东西宽二十二公里,总面积五百三十八平方公里。地势南低北高,依次为平原、丘陵和山地。南部的平原是汉中盆地平原的一部分,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海拔约五百到七百米。北部的丘陵和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汉中盆地是汉江上游最大的盆地。西起勉县武侯镇,东至洋县尤亭铺,长约一百一十六公里,宽约五到二十五公里,是由汉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阶地平原。汉中市城区就处于汉中盆地平原的中部。由于纬度位置偏南和秦岭对寒潮的屏阻作用。这里气温较高,冬季也比较温和,成为我国北亚热带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条件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地理景观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具有显著的南方特色,被称为陕西的小江南。汉代以来,一直是陕南山区最大的农业中心和粮食基地。
汉中农校详细地址
现在农校已经合并到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改成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了.汉台区朝阳路 邮编:723001